本文转自:咸宁日报
九宫山避暑季十大主题活动
清凉迎宾 文化留客
8月2日,通山县九宫山石龙峡的山风裹挟着草木香气掠过冰雾长廊,重庆游客李宗云牵着8岁儿子的手穿过缭绕的水雾,激光投影在岩壁上幻化出的萤火虫光影,与孩子手中水枪喷出的水珠撞在一起,溅起细碎的清凉。
“在老家40℃的高温里焐了半个月,这里21℃的清凉简直是刚需。”李宗云笑着躲闪儿子的水袭,清脆的笑声在山谷里层层荡开。
云中湖非遗集市的竹编摊位前,65岁的王孝文师傅正手把手教广州游客周军编竹篮。
“篾条要像山溪流水那样顺势走,才不会断。”老人皲裂的手指在青黄篾条间灵活穿梭,游客周军笨手笨脚编出的歪扭竹篮,引来围观者善意的哄笑。
隔壁包坨摊位前,武汉姑娘林丛正跟着传承人学习捏米团,红薯粉沾满了手,她说:“比商场里程式化的DIY有意思多了。”
午后的云中湖畔,养生文化节的推拿体验区已排起长队。
72岁的武汉退休教师陈鑫刚做完艾灸,额角渗着细汗,她直呼真舒服:“艾灸的热乎劲儿混着湖风的凉,比空调房养人多了。”
通山县中医医院的张医生正低头调配他的“独家秘方”,他说:“凌晨五点就上山准备了,得赶在游客来前备好一切。”他晃了晃手里的杯子,笑着为前来品尝的游客倒上一杯又一杯养生茶。
“红薯粉条炖肉要用山泉水慢炖,腊肉得是本地土猪的,这才是九宫山的本味……”在云中湖千人宴的准备现场,厨师们正在逐桌检查宴席的准备工作,100多道招牌菜里盛满了山民们质朴的爱。
一处酒店内,江西游客林飞燕一家的餐桌上,包坨冒着袅袅热气,瑶山红茶在杯中泛着琥珀光。旁边孩子举着手机拍摄美食,林女士的丈夫望着这一幕感慨:“清凉是天赋,热闹是人气,两者凑在一起,才是最好的夏天。”
7月26日晚,九宫山的星空下,一曲《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》划破夜空。25名平均年龄65岁的老兵身着演出服,在“百姓大舞台”上昂首挺立——咸宁老兵乐队的这场演出,为避暑季注入了一股“滚烫”的力量。台下观众摇起双手跟着节奏摆动,与星空露营区的点点帐篷灯连成一片银河。
“去年来只是避暑,今年感觉像回家。”上海游客林霞和男友曾言举着手机拍摄星空,林霞抿了口桂花精酿,啤酒细腻的泡沫沾在鼻尖。
“我们用清凉迎宾,用非遗文化留客。”九管会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为丰富游客体验、打造文旅品牌、推动区域旅游高质量发展,九管会精心策划了“九宫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25避暑季”系列活动,推出徒步挑战赛、帐篷音乐节等十大主题板块活动。这场以“九宫清凉避暑天堂”为主题的盛宴,集文化、体育、美食、养生、艺术于一体,自7月5日开始将持续至9月中旬。
“这些天的入住率已经100%了。”九宫山全景国际大酒店有关负责人说,酒店已连续数日满房。
作为湖北十大避暑度假旅游目的地,九宫山凭借夏季平均21℃的宜人气温、优质空气,吸引大批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游客旅居,桨板赛事的开幕,叠加2025避暑消费季到来,引爆了九宫山旅游热度。
和兴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